中国航天将全面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

作者:上海市宇航学会 2016-06-12 10:51
       《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(2015—2025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的实施,是我国航天发展的新起点,标志着我国航天全面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。
       王礼恒在当日举行的CAST空间技术论坛上表示,《规划》系统提出到2025年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路线,具有顶层性、全局性和权威性,是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和重大政策的体现,必将推动我国航天创新能力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。
       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,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、通信广播、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,由功能配套、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,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组成。经过多年研究论证,我国于2015年10月正式发布《规划》。
       王礼恒表示,规划实施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,发展空间先进适用技术,加大对空间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新技术攻关力度,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、可控。同时,空间基础设施应注重军民融合,需尽快着手研究制定空间基础设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。
       在当前全球卫星产业链中,大致是卫星制造、发射占10%,地面设备及应用占90%。而王礼恒指出,我国在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距,要加大应用技术开发投入力度,完善卫星应用创新链和产业链,培育空间经济。此外他表示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,可以以空间基础设施的存量为基础,加上区域合作项目,构建空间信息走廊,为高铁、航空、海运等提供服务,相互支持共同“走出去”。
       CAST空间技术论坛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,国内空间领域有关单位领导、两院院士及众多专家学者,共同探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实施的主要问题。
已有2311人阅读